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康缘药业主力产品线全面萎缩 关联收购创新药资产后研发费用不增反降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近期,康缘药业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业绩再度大幅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2亿元,同比下降27.29%;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40.12%;扣非后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45.63%。这是继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降19.86%和15.58%后,公司业绩的进一步恶化。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形势更为严峻。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8.78亿元,同比下滑35.38%,归母净利润为8341.3万元,同比下降38.37%;第二季度,公司营收7.6亿元,同比下降15.09%,环比下降12.94%;归母净利润5896万元,同比下降42.43%,环比下降29.32%。从现金流状况看,今年上半年,康缘药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0.91%至1.44亿元。

主力产品线全面萎缩 大幅缩减开支研发费用降幅超30%

康缘药业主要业务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目前主要产品线聚焦呼吸与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等中医药领域。截至2025年中期末,公司拥有药品生产批件214个,其中50个为独家品种。中药产品为公司目前阶段主要利润来源。

然而,公司主力产品线在今年上半年遭遇全面下滑。注射液作为公司收入占比第一的产品,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06亿元,同比下降39.73%。这主要是由于热毒宁注射液销售同比下降所致。

热毒宁注射液曾是康缘药业的“现金奶牛”。该产品于2005年推出,2014年销售额突破12.85亿元,同比增长23.7%,助推注射剂业务收入占到营收的六成以上。但随着中药注射剂行业监管趋严,特别是2017年医保药品目录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做了严格限制,热毒宁被列为“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此后该产品销量受到明显冲击。2024年,热毒宁注射液销量同比下降30.98%,库存量激增759.11%。

口服液业务表现更为惨淡,上半年实现营收2.79亿元,同比下降48.78%,成为降幅最大的产品线。这主要是由于金振口服液销售疲软。一方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领域同类竞品加速上市,且部分产品通过集采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削弱了金振口服液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是企业主动调整,公司上半年持续推进营销体系改革与合规建设,短期控货清库存策略影响了销售放量。

胶囊、颗粒剂及冲剂的表现也同样不佳。今年上半年,胶囊、颗粒剂及冲剂的收入分别为3.83亿元、1.3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78%、17.61%。相比之下,片丸剂、贴剂和凝胶剂分别贡献1.9亿元、1.09亿元、2357.14万元的收入,对应增速分别为12.26%、4.78%、10.14%。但由于这些产品规模较小,难以拉动整体增长。

从创利能力看,公司各业务线毛利率全面下降。今年上半年,公司注射液、胶囊、口服液、颗粒剂及冲剂的毛利率分别同比减少2.48%、2.7%、7.01%、3.64%。片丸剂、贴剂和凝胶剂的毛利率也分别减少0.93个百分点、0.53个百分点、1.92个百分点。整体而言,康缘药业主营业务毛利率减少3.57个百分点至71.23%。

为应对业绩下滑,康缘药业大幅缩减了各项开支。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从8.54亿元降至5.71亿元,同比下降33.13%;管理费用从2.11亿元降至1.67亿元,同比下降21.05%;研发费用从3.39亿元降至2.47亿元,同比下降32.26%。

这种全面缩减开支的做法虽然短期内可以减轻业绩压力,但也引发了市场对公司长期发展能力的担忧。特别是在公司正试图向创新药转型的关键时期,研发投入的大幅减少可能会影响创新药的研发进度和未来竞争力。

“第二曲线”仍需输血 至暗时刻或仍未到

需要说明的是,不久之前公司刚刚完成对控股股东旗下资产的收购。2024年11月,康缘药业宣布以2.7亿元收购江苏中新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中新”)100%股权。该笔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交易对方包括控股股东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公司关联法人南京康竹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资料显示,江苏中新成立于2011年,无商业化产品,是一家以创新生物药研发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四个在研项目主要包括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滴眼液项目以及GLP-1类药物,相关药物在启动收购时均处于临床早期阶段。截至2024年9月末,江苏中新净资产为-4.23亿元,2023年及2024年前9个月分别亏损1.01亿元、6480万元。

关联收购江苏中新虽然为康缘药业带来了创新药管线,但标的质地存疑、高溢价关联收购、后续投入巨大等问题也引发了市场广泛担忧。而眼下,在研发投入不增反降的现实背景下,也让公司的创新转型前景蒙上了阴影。

此外,由于这笔交易同时集合了关联收购、溢价收购亏损资产、标的负债超4亿元未来仍需大额投入、标的在研项目前景不明朗等多种特征,而备受各方关注。消息公布当晚,上交所即火速下发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说明相关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近一年半以来,康缘药业已经三次收到监管工作函,其中两次皆是因为关联交易。2023年12月,康缘药业全资子公司江苏康缘医药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苏缘森置业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南通铭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江苏新基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康缘医药科技园项目1号楼土建及安装总承包工程合同,合同金额9444.7万元。

2024年7月,康缘药业宣布与江苏新基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康缘医药科技园项目1号楼》建筑外装饰及实验室工程框架协议”,预估交易总额1.63亿元。对此,上交所曾下发送监管工作函关注。

这两笔交易的交易方江苏新基誉是控股股东康缘集团旗下企业。根据公司今年8月对监管工作函的回复,江苏新基誉2023年成立,除前述康缘医药科技园项目1号楼项目外,并没有其他项目收入。

频繁的关联交易和监管关注,或反映出公司在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主业不振、转型蒙阴、内控隐忧背景下,康缘药业的至暗时刻或仍未到来。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天牛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n3x.cn/2396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